大家是不是都有看过斯巴达:300勇士这部电影,他讲述的是第二次希波战争时的温泉关战役。里面个个雄壮威武的肌肉猛男在温泉关抵挡波斯大军的铁蹄,画面异常的悲壮!那么历史上真的就是斯巴达300勇士来抵扣波斯百万大军吗?让我们看看真实的温泉关战役: 大流士在征讨雅典失败以后不久就去世,继承大流士王位的是他儿子薛西斯一世。薛西斯继位以后,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发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为此他精心准备了好多年,动员整个波斯帝国的军力参加远征的士兵来自46个国家,100多个民族。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决战当中,希腊联军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为了这次远征波斯王薛西斯做了充分准备。他一方面在原来菲尼基和埃及舰队的基础上对海军进行了扩建战舰的数量达到1200多艘。另一方面,向臣服于波斯的各个民族仆从国征调了数量惊人的陆军和后勤服务军队。根据希腊人的描述,波斯最终所组建的军队数量高达百万人。当然,作为最终的胜利者,希腊人肯定是夸大对手的势力。不过波斯所动员的军队,即便没有百万能够投入一线作战的军队,应该也有好几十万。 就在波斯人厉兵秣马积极备战的时候,希腊半岛上的城邦特别是雅典没有闲着,马拉松之战的胜利极大鼓舞了雅典和其他城邦的事情,特别是雅典人。也清楚知道波斯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一定还会卷土重来,毕竟马拉松之战没有伤及到波斯的筋骨。雅典人的当务之急是全面备战。在整个西波战争的期间,希腊人是相当的幸运的。 每当到决定城邦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总会有天才人物站出来。马拉松之战的时候是米泰亚德,这一次是一个叫蒂米斯托克利的人。蒂米斯托克利是当时雅典的执政官,曾经参加过马拉松之战,有丰富的经验。蒂米斯托克利在长期和波斯的战争当中认识到。凭借雅典这个城邦狭小的国土面积和有限的人力物力,如果和波斯人硬碰硬,就是以卵击石。要亡国灭种的那必须要扬长避短,以智取胜。为此,狄米斯托克利提出大力发展海军的主张,通过把战场延伸到大海上,以拓展战略空间以免有限的陆军被歼灭之后丧失全部的筹码。 然而提出好的思路是一回事,能否把思路变成现实才是关键。海军的建设是需要钱的。雅典人怎么在短时间内搞到一笔大钱来支持海军呢?这个时候幸运之神再次垂青了雅典人。在雅典以北的地方发现了一个银矿,可以开采出大量白银。通过蒂米斯托克利的劝说,这雅典人呢才总算没有发扬民族传统,把这个白银平均分给每位公民,而是把这些白银集中起来用于海军建设。 在蒂米斯托克利他们的努力下,短短几年,雅典就建立了由200多艘战舰组成的舰队。虽然这些舰队啊在规模上和波斯海军还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已经初步具备了在地中海上和波斯人抗衡的势力。更关键的是波斯海军很多都是被征服的埃及人和菲尼基人组成的雅典海军的士兵大多数是常年在海上闯荡的。当地税收数量虽然少,但是训练有数,而且更加忠诚于自己祖国。此外雅典还积极联络其他的城邦,组建反波斯同盟。通过马拉松之战,一向喜欢内斗的希腊半岛,各个城邦也意识到局势的危机。 在波斯大军出发的前一年,以斯巴达和雅典为首的31个城邦聚集在柯林斯组建军事同盟,共同抗击波斯大军。希腊城邦推举斯巴达国王利奥尼达作为同盟领袖,联军有11万人,战舰400多艘陆军以斯巴达军队作为主力。海军以雅典作为骨干,不过即便是这样,和强大的波斯比起来,联军的实力还是很单薄的。战争到来的时候,希腊人的面临的压力空前巨大。 公元前480年的春天,波斯军队渡过了土耳其海峡,进入欧洲的色雷斯地区。这时色雷斯已经是波斯的领土了,波斯人那里修路建桥,囤积粮草,沿路建了很多的后勤基地,然后大军开始进入马其顿和今天的希腊北部。由于波斯帝国强大的武力,大部分北希腊城邦就投降,还派兵加入波斯军队。这时候波斯出征的消息早就传到希腊半岛,波斯大兵压境,北希腊已经丢掉的情况下,希腊人只能采取守势。 那怎么守呢?在什么地方守呢?希腊联军的统帅利奥尼达就召开军事会议,有人提出应该把联军主力守在柯林斯城,因为这是。希腊半岛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只要守住柯林斯,就可以保住希腊半岛三分之一的土地。但这个方案呢遭到柯林斯以北各个城邦的坚决反对,因为这样做就意味着自己所有的城邦要被放弃了。于是他们提出了新的方案,防守应该放在温泉关。温泉关在今天希腊中部,因为附近有温泉,所以就叫温泉关。 温泉关的地势险要,东边是连接爱琴海的艾维亚湾西边是陡峭的山壁,只有中间有一条非常狭窄的通道,最窄的地方只能让一匹马通过,是易守难攻。这条狭窄通道是当时北希腊南下中希腊的必经之路,直到今天还是希腊的交通要道。由于温泉关有这个特点,对于兵力有限而且处于守势的希腊联军来说,选择在这里阻击波斯大军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利奥尼达同意了这个方案,决定亲自率军前往。就这样包括300名斯巴达精锐步兵在内的7200名希腊联军在利奥尼达的带领下,连夜赶往温泉关。 公元前480年的夏天,波斯大军终于到了温泉关。当薛西斯了解到希腊方面的守关人员只有7000多人的时候就长出一口气这么重要的地方,希腊只派这么点人防守,但是等到战斗真正打响的时候,薛西斯才意识到。希腊守军人数虽然不多,但是不好对付。希腊联军充分利用温泉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防守很顽强。对波斯人来说,虽然兵力众多,但是地形狭窄,不利于大部队的展开,骑兵和战车都派不上用场,只能用步兵轮番进行强攻,这下波斯人就吃大亏了。 波斯军队连续猛攻两天,除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外,始终没能得手。就在薛西斯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意料之外的转机出现了一个当地的老百姓啊,来到波斯军营,要觐见薛西斯国王,做重要情报向国王回报,说有条小路可以绕到温泉关的后方。薛西斯一听,大喜过望。命令此人立刻带路。本来利奥尼达的这条小路上也安排了一些部队,但是由于好多天没有打仗,都放松警惕了。当波斯人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一切都晚了,波斯人轻松地就击溃了这些守军,直接杀奔温泉关后方,完成了对希腊守军的合围。 等到天亮的时候。利奥尼达才知道自己已经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这时温泉关之战已经进入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波斯人开始发动进攻,李奥尼达率领从斯巴达带来的300精锐士兵亲自出兵迎战战斗。整整待了一天,温泉关终于被波斯人占领。此战共有3500多名希腊人阵亡,特别是廖尼达和300名斯巴达人士没有一人投降,全部壮烈牺牲。攻占温泉关之后,波斯大军长驱直入,直扑雅典城,不料等待波斯人的是一座空城。波斯王薛西斯大怒啊,下令放火烧了希腊这个最富庶的城市。 那么雅典城的居民都上哪了呢?原来温泉关被攻破之后,雅典人就明白,雅典就守不住了。因此,波斯大军南下的时候,人都跑了,雅典就是空城。人员都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至于雅典的主力在希腊联合舰队停靠在雅典西侧的萨拉米斯岛的东岸。此时的雅典已经把宝全部压在海军上,他们要在萨拉米斯和波斯大军一决死战。 雅典之所以把海战地点选在萨拉米斯海峡,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与希腊隔岸相望,主要是因为海峡它足够窄。对于数量和吨位占优势的波斯海军来说,宽阔的海面才能够体现他们的优势。如果见到这个狭窄的海峡,优势就变成劣势了。9月23号的凌晨,波斯舰队完成了对希腊舰队的包围,海湾西口200艘埃及战舰按照时间到达了指定位置。堵住了希腊舰队的退路,海湾洞口800多艘波斯战舰排成三列,把海面封锁,被逼到绝境的希腊联合舰队。在蒂米斯托克利的指挥下迅速展开阵型。克里斯舰队开往海湾西口,顶住埃及人的冲击,主力舰队分为左、中、右三队。集中在海湾东口和波斯主力对抗。 战斗开始后,双方战舰在性能上的差异很快就体现出来了。雅典的新式三层战舰体积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波斯的老式挂帆战舰,体积大,速度慢,机动性差。地米斯托克利发挥自己传销快速的优势,机智的指挥雅典战舰。不断地向波斯战船做斜线冲击。利用船头一根长约5米的包臀横杆,先将敌人的船桨划断,然后调转船头。 一番激战之后福尔斯的前锋舰队都抵挡不住要后撤,而正从后方赶来增援的波斯舰队,不知道战况,全力以赴地往前冲。那正值顺风满帆的后援战舰冲入海湾和正在后撤的前锋舰队迎头相撞,乱成一锅粥。蒂米斯托克利见此情形,他趁机指挥全军,四面出击,波斯舰队进退两难,被冲落,毫无还手之力。经过8个小时的激战,波斯舰队200艘战船被击沉,50艘被俘获,波斯海军就退出战斗。 萨拉米海湾之战是整个西波战争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扭转了整个战局之后,希腊联军乘胜追击,将波斯军队全部驱逐,结束了持续半个世纪的西波战争。回顾这场战争,波斯人的陆地上靠着强大的兵力优势,几乎战无不胜。即便希腊方面有斯巴达三百勇士这样坚强的战士,可是仍然抵挡不住波斯大军前进的脚步。然而,就在波斯大军形势大好之际,波斯海军却惨败。在。希腊联军手中从此失去了制海权,波斯陆军的补给线被希腊人在海上切断,只好步步后撤,而亲眼目睹萨拉米斯海战的波斯王薛西斯也丧失了征服希腊的锐气,此后再也没有派兵入侵过希腊。历史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