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遇见和煦 林生斌事件持续发酵,大众力求重审案件,还朱小贞和三个孩子一个公道。 林生斌本人也被宋祖德实名举报偷税漏税,此项举报也获得了相关部门的回应。 林生斌的深情人设彻底崩塌,落得今日的下场,其实都是他自己造出来的业障。 林生斌事件,提醒了我们:做人,不要轻易破坏自己身上的上等风水。 一、一个人的品质人格就是他身上的风水 品格就是一个人的根,根坏了,这日子又怎么可能过得舒心畅快。 一个人的品格就是他的风水,预测着他未来的人生走向。 一个善良的人,因为品行端正,所以他做之事就是种善因。善因得善果,时间拉长到一生,可见得他的人生不会差到哪里。 哪怕真的没有什么所谓的善报,但是祸事却会远离他。 古人云:好人未必有好报,虽福未至祸已远兮。 一个品行不端的人,终日做偷鸡摸狗之事,到头来自当是苦难多多。 林生斌今日的下场,不过他自己种下的苦果。 如若不是他品行不端,起了贪婪之心,给自己设立深情人设,消费妻儿,欺骗大众,大肆敛财,又怎得今日苦果? 好品行就是一个人身上的上等风水,不要轻易破坏它。坏的品行无疑就是最差的风水,会带来祸端。二、做人谨防因才失德 稻盛和夫曾说:做人好谨防因才失德。什么是谨防因才失德?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觉得自己很聪明有本事,就可以为了利益,起贪婪之心,出卖自己的品行。 (1)不可因有小聪明,起贪婪之心,为了利益就去做一些失德之事。 初中未毕业的林生斌自小就很聪明,跑到了杭州理发店当学徒。 但是,这一次林生斌把聪明用在了错误的地方,他利用大众对他的同情,大肆敛财。他的小聪明让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有翻车的一天。 一开始有多璀璨,最后就有多落魄。一个吃了四年血馒头的人,已经不是人了,而是成为一种怪物。 这四年来,林生斌为了利益,消费妻儿欺骗大众,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朱小贞的家人感受到二次伤害。 林生斌的所作所为,就是因才失德。他眼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用这等获取手段得来的一切,终究会以另外的方式还回去。 (2)命里有时终须有,强取不应得的,终有报 每个人的潜意识里住着他的命数,此生你能够拥有多少财富都是注定的。 你获得你所应得的,叫做顺应天命。如若强行通过不正当手段夺走一分,拿走你不应得的一毫,那一分一毫都会成为你的业障,给你带来麻烦。 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林生斌这四年来,通过失德举动,直播卖货赚了几亿收入,这笔不应得之财果然给他带来了大麻烦。 《大学》中也曾说: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凶财凶入,必定凶出。(意思是财货是以不好的、不正当的方式获得的,也一定会以不好的方式败散掉,这是一定的规律。) 我只拿我应得的,不属于我的,一分都不要,是一种智慧的态度。 三、修行提炼灵魂,是一生课题 稻盛和夫说过,人这一生的使命就是修炼灵魂,让灵魂在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要高尚纯洁一些。 物质其实都是虚无的,带不来也带不走,但是一世的修为和体验是可以带走的。 做人不必执着于物质,该有的自会有,不必强求不是你应得的。 修行才是我们一生应该执着追求的,保持一颗向善之心,不断自我反省,不断更正自己的错误,才能够使得此生使命得以完成。 一个人执着外在,就会被困于外在,永远远离生命真谛。心生万物,好品行是一个人的上等风水。品行是心的表现,修行就是在修心。 一颗坏心无法遇见好的结果,就如种下苹果种子得不出梨。 世人多浮躁,只执着物质,苦苦向外索取,过而不及,时间长便失了原本纯良品行,破了上等风水,造了业障,终得恶果。 保持纯良品性是一生使命,对心有要求,坚持润养一颗好心,好事自然来。 莫用坏了一颗心,种苦果。因果有循环,坏人得坏果,好人得福长,做人谨记养好心,修身,养性。 好人未得好报,坏人未尝苦果,只因结局还未到,对此深信不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