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8岁。 一、主诉 乏力、面色苍白2年,头晕、黑矇、心悸6个月。 二、病史询问 近2年来感乏力,面色苍白,未进一步检查。近6个月来症状加重,出现明显头晕、黑矇、心慌症状。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未见黄染,无瘀点、瘀斑皮肤干燥,头发干枯,指甲变平,部分开裂。 三、重要检查结果 血常规:WBC5。8109L,Hb60gL,MCV68。2fl,PLT107x109L,网织红细胞0。02。 粪常规,粪隐血3次均()。 血清铁蛋白5gL,血清铁6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88molL。外周血涂片中红细胞较小,中央苍白区增大。 肠镜:升结肠靠近回盲部见3cmx5cm占位,病理提示为腺癌。 四、诊断及依据 患者为中年女性,以往体健,乏力、面色苍白约2年时间。血常规示WBC4。510L,H57gL,MCV67。8fl,MCH22。3pg,MCHC250gL,PLT95x10L。复查血常规示WBC5。810L,Hb60gL,MCV68。2fl,PLT107109999L。根据Hb60gL,MCV80fl,MCH27pg,MCHC320gL,考虑重度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虽然未作骨髓铁染色检查,但是血清铁蛋白5gL(12gL),血清铁6molL(8。95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88molL(64。44molL),饱和度很低,可以考虑贫血系缺铁所致。 患者有子宫肌瘤病史近10年,月经量一直偏多。纳差,体重明显减轻。粪隐血3次均()。肠镜示升结肠靠近回盲部见3cm5cm占位,病理提示为腺癌。子宫肌瘤、纳差和结肠腺癌三者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基础疾病和病因。 据此三点,可以确定缺铁性贫血和升结肠腺癌的诊断。 五、治疗经过 1。治疗原则: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原则是:根除病因;补足贮铁。 2。治疗的经过 (1)诊断明确后给予输血支持治疗和结肠腺癌切除手术,术后经过4个疗程的化疗; (2)补充铁剂:给予琥珀酸亚铁0。1g,每日3次,维生素C可加强铁剂吸收。口服铁剂10天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Hb上升到100gL。 铁剂治疗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将持续4~6个月,待贮铁指标正常后停药。 六、对本病例的总结与思考 贫血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重复血常规检查表明患者确有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缺铁性血是最常见的小细胞低色素血,故应通过铁代谢和骨检查项目了解缺铁的情况。 (图源:缺铁性贫血营养防治专家共识) 体内铁贮备的金标准是骨铁染色的结果,细胞内、外铁都是阴性,是证明体内缺铁的有力证据。但患者拒绝骨髓检查,因而只好退而求其次,检查铁蛋白的含量。铁蛋白也是铁贮备的形式之一,但是检测的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表示,血清铁蛋白降低为5gL,低于正常值的低限12gL。患者血清铁蛋白降低可能是因为体内铁贮存减少,也可能因为营养状况较差,是铁蛋白合成减少或维生素C缺少等所致,所以结果尚不能肯定缺铁。血清铁6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88molL,饱和度很低,结合病史、体检、血常规和铁蛋白的检查结果可考虑患者为缺铁性贫血。 (图源:缺铁性贫血营养防治专家共识) 常规检查粪隐血3次均()。虽然病史和体检并无胃肠道疾病或胃肠道失血的提示,但三次粪隐血阳性应考虑胃肠道出血的存在。结合年龄较大,最近有明显的体重减轻,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可能。患者有子宫肌瘤病史近10年,月经量一直偏多。患者饮食正常,无偏食。无喝浓茶史。但近来纳差,进食量偏少,半年来体重下降5kg。病史中子宫肌瘤所致月经过多和纳差可以是缺铁的病因,但住院后较全面的检查发现大便隐血阳性,提示消化道肿瘤的可能,肠镜发现有结肠占位。 所以,患者的缺铁性贫血是子宫肌瘤月经过多、纳差所致的营养不良和结肠癌出血三种综合因素所造成。所以缺铁性贫血可以是多种原因导致,对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一定要全面地、仔细地寻找病因。不能因为月经过多和纳差的病史已可说明缺铁原因,而忽视全面的检查。 对因治疗是本病基本治疗,应去除各种引起缺铁的原因,同时适当补铁剂。本病例首先应该采用手术和化疗治疗结肠癌,控制肠道出血。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过多,必要时也应采取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均应积极输血支持治疗和补充铁剂。出院后需定期随访血常规、粪隐血、血清癌胚抗原、结肠镜和腹部B超、胸部CT等。 参考资料: 1。缺铁性贫血营养防治专家共识。营养学报。2019,41(5):417426。 2。LangerAL,GinzburgYZ。Roleofhepcidinferroportinaxisinthepathophysiology,diagnosis,andtreatmentofanemiaofchronicinflammation。HemodialInt。2017;21Suppl1:S37S46。 3。KaymakCihanM,nverKoral。IsthereanassociationbetweenvitaminDlevelandirondeficiencyinchildrenArchArgentPediatr。2018;116(6):e736e743。 患者女性,48岁。 一、主诉 乏力、面色苍白2年,头晕、黑矇、心悸6个月。 二、病史询问 近2年来感乏力,面色苍白,未进一步检查。近6个月来症状加重,出现明显头晕、黑矇、心慌症状。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未见黄染,无瘀点、瘀斑皮肤干燥,头发干枯,指甲变平,部分开裂。 三、重要检查结果 血常规:WBC5。8109L,Hb60gL,MCV68。2fl,PLT107x109L,网织红细胞0。02。 粪常规,粪隐血3次均()。 血清铁蛋白5gL,血清铁6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88molL。外周血涂片中红细胞较小,中央苍白区增大。 肠镜:升结肠靠近回盲部见3cmx5cm占位,病理提示为腺癌。 四、诊断及依据 患者为中年女性,以往体健,乏力、面色苍白约2年时间。血常规示WBC4。5109L,H57gL,MCV67。8fl,MCH22。3pg,MCHC250gL,PLT95x109L。复查血常规示WBC5。8109L,Hb60gL,MCV68。2fl,PLT107109L。根据Hb60gL,MCV80fl,MCH27pg,MCHC320gL,考虑重度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虽然未作骨髓铁染色检查,但是血清铁蛋白5gL(12gL),血清铁6molL(8。95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88molL(64。44molL),饱和度很低,可以考虑贫血系缺铁所致。 患者有子宫肌瘤病史近10年,月经量一直偏多。纳差,体重明显减轻。粪隐血3次均()。肠镜示升结肠靠近回盲部见3cm5cm占位,病理提示为腺癌。子宫肌瘤、纳差和结肠腺癌三者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基础疾病和病因。 据此三点,可以确定缺铁性贫血和升结肠腺癌的诊断。 五、治疗经过 1。治疗原则: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原则是:根除病因;补足贮铁。 2。治疗的经过 (1)诊断明确后给予输血支持治疗和结肠腺癌切除手术,术后经过4个疗程的化疗; (2)补充铁剂:给予琥珀酸亚铁0。1g,每日3次,维生素C可加强铁剂吸收。口服铁剂10天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Hb上升到100gL。 铁剂治疗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将持续4~6个月,待贮铁指标正常后停药。 六、对本病例的总结与思考 贫血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重复血常规检查表明患者确有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缺铁性血是最常见的小细胞低色素血,故应通过铁代谢和骨检查项目了解缺铁的情况。 (图源:缺铁性贫血营养防治专家共识) 体内铁贮备的金标准是骨铁染色的结果,细胞内、外铁都是阴性,是证明体内缺铁的有力证据。但患者拒绝骨髓检查,因而只好退而求其次,检查铁蛋白的含量。铁蛋白也是铁贮备的形式之一,但是检测的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表示,血清铁蛋白降低为5gL,低于正常值的低限12gL。患者血清铁蛋白降低可能是因为体内铁贮存减少,也可能因为营养状况较差,是铁蛋白合成减少或维生素C缺少等所致,所以结果尚不能肯定缺铁。血清铁6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88molL,饱和度很低,结合病史、体检、血常规和铁蛋白的检查结果可考虑患者为缺铁性贫血。 (图源:缺铁性贫血营养防治专家共识) 常规检查粪隐血3次均()。虽然病史和体检并无胃肠道疾病或胃肠道失血的提示,但三次粪隐血阳性应考虑胃肠道出血的存在。结合年龄较大,最近有明显的体重减轻,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可能。患者有子宫肌瘤病史近10年,月经量一直偏多。患者饮食正常,无偏食。无喝浓茶史。但近来纳差,进食量偏少,半年来体重下降5kg。病史中子宫肌瘤所致月经过多和纳差可以是缺铁的病因,但住院后较全面的检查发现大便隐血阳性,提示消化道肿瘤的可能,肠镜发现有结肠占位。 所以,患者的缺铁性贫血是子宫肌瘤月经过多、纳差所致的营养不良和结肠癌出血三种综合因素所造成。所以缺铁性贫血可以是多种原因导致,对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一定要全面地、仔细地寻找病因。不能因为月经过多和纳差的病史已可说明缺铁原因,而忽视全面的检查。 对因治疗是本病基本治疗,应去除各种引起缺铁的原因,同时适当补铁剂。本病例首先应该采用手术和化疗治疗结肠癌,控制肠道出血。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过多,必要时也应采取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均应积极输血支持治疗和补充铁剂。出院后需定期随访血常规、粪隐血、血清癌胚抗原、结肠镜和腹部B超、胸部CT等。 参考资料: 1。缺铁性贫血营养防治专家共识。营养学报。2019,41(5):417426。 2。LangerAL,GinzburgYZ。Roleofhepcidinferroportinaxisinthepathophysiology,diagnosis,andtreatmentofanemiaofchronicinflammation。HemodialInt。2017;21Suppl1:S37S46。 3。KaymakCihanM,nverKoral。IsthereanassociationbetweenvitaminDlevelandirondeficiencyinchildrenArchArgentPediatr。2018;116(6):e736e743。 戳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